保險商品PM大哉問:產品如何產出?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引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臺灣的保險業也在進行數位轉型。然而,這個轉型並非一帆風順,受限於法規和其他因素,產品研發和效率受到了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臺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現況,分析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保險產品,探討產品研發中的挑戰,以及現今產品經理(PM)所使用的解決辦法,最後探討未來加入大數據的前景。

一、臺灣保險業的法規限制:
臺灣的保險業受到複雜的法規體系約束,這些法規對於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帶來了挑戰。例如,保險商品的設計必須符合保險法規定的標準,這限制了保險公司推出具有革新性的產品。

二、市場上常見的保險產品:
1. 傳統人壽保險:以壽險保險為主,包括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
2. 健康保險:包括醫療險和重大疾病險,提供醫療保障。
3. 壽險結合型產品:結合儲蓄和保險功能,提供退休金或資金遺產。
4. 意外傷害險:提供意外事故導致的保障。

三、產品研發中的流程與挑戰:
保險商品的產品開發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法規限制、風險評估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解構保險商品產品背後的流程及困境:

圖解產品研發的流程

1. 市場需求分析:
產品開發的第一步是進行市場需求分析。這包括研究目標客戶群體的需求和偏好,了解他們的保險需求以及他們願意支付的價格範圍。

困境:市場需求可能因時而異,而快速變化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使得難以預測市場的需求趨勢。

2. 產品設計和定位:
根據市場需求,保險公司開始設計具體的保險產品。這包括確定保障範圍、保費定價、保險期限、理賠條件等。

困境:在設計保險產品時,需要在保障充足的同時保持保費的相對低廉,這需要平衡風險和價值,並且符合盈利性的要求。

3. 風險評估:
保險公司必須對保險產品的風險進行評估。這包括評估被保人的風險特性、損失的可能性和影響,以及制定相應的保險準備金。

困境:風險評估需要豐富的數據和準確的模型,然而,現實中數據可能有限,模型的準確性也可能受到挑戰。

4. 法規遵從:
保險商品的設計和銷售必須符合當地的法規和監管要求。這包括產品設計的合法性、透明度、以及合同條款的合法性。目前現行法規達到以下優點:

  • 保護消費者權益: 保險法規確保了保險消費者的權益,確保他們在購買和使用保險產品時受到公平對待。
  • 穩定市場: 通過對保險業進行規範,維護了市場的穩定性,防止不良競爭和市場混亂。
  • 資金安全: 保險法規確保了被保人的資金安全,規定了保險公司必須按照法律規定來管理和運用被保人的保費。

但其困境為:

  • 創新受限: 過於嚴格的法規可能抑制了保險產品的創新,使得保險公司難以推出新型保險產品,限制了市場的多樣性。
  • 手續繁瑣: 過多的法規可能使得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和銷售過程中需要應對大量的法律手續,增加了成本和時間。
  • 消費者資訊不對稱: 儘管有法規要求資訊揭露,但消費者仍然可能面臨資訊不對稱的風險,難以理解和比較不同保險產品。
  • 法規的變化和不斷增加的合規要求使得保險公司需要不斷調整產品設計,以確保合法性,這增加了產品開發的複雜性和成本。

建議的法規改革方向:

  • 促進創新: 應該針對保險產品的創新提供更多的空間,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新型保險產品,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選擇。
  • 加強消費者教育: 加強對消費者的保險知識教育,提高他們識別和選擇保險產品的能力,減少資訊不對稱問題。
  • 強化監管: 同時,加強對保險市場的監管,確保市場的穩定性,防止不良競爭和市場混亂。
  • 加大處罰力度: 對違反法規的保險公司和從業人員,提高處罰力度,確保法規的嚴肅性和執行力度,減少不良行為。

5. 行銷和銷售:
一旦保險產品設計完成,保險公司需要制定行銷和銷售策略,包括銷售通路的選擇、銷售人員的培訓,以及推廣活動的設計。

困境:市場競爭激烈,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來推廣保險產品。同時,銷售過程中需要處理客戶的疑慮和問題,這需要良好的客戶服務和溝通技巧。

 

總的來說,保險商品的產品開發過程充滿了挑戰,需要保險公司具有強大的市場洞察力、數據分析能力、風險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法規遵從意識。只有克服這些困難,並找到創新的方式來滿足客戶需求,保險公司才能夠成功地推出具有競爭力的保險產品。

四、PM使用的解決辦法:
產品經理(PM)在面對保險業數位轉型中的挑戰時,可能使用多種解決辦法來克服問題、提高效率、並改進產品。以下是一些PM在保險業數位轉型中常用的解決辦法:

1. 市場調查和用戶研究:PM通常會進行市場調查和用戶研究,收集客戶需求和反饋,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場趨勢,改進產品設計。

2. 數據分析: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戶行為、需求和市場趨勢,幫助制定更精確的產品策略和定價,提供個性化的產品選擇。

3. 敏捷開發:採用敏捷開發方法,將產品開發過程分為短週期迭代,能夠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

4. 用戶測試:PM可以進行用戶測試,獲取真實用戶的反饋,並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產品設計和功能。

5. 合作夥伴關係:與技術公司、數據分析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合作,借助外部專業資源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創新性。

6. 產品定位和差異化:定位產品的特點和差異化競爭優勢,使其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滿足特定客戶群體的需求。

7. 用戶體驗(UX)設計: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直觀、易用、美觀的界面,提高用戶黏性和滿意度。

8. 產品優化和迭代:定期監控產品性能,收集用戶反饋,進行產品優化和迭代,確保產品始終保持競爭力。

9. 數位行銷:使用數位行銷手段,包括社交媒體、內容行銷、搜尋引擎優化(SEO)等,提高產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10.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應用: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進行客戶行為分析、風險評估,提高產品的預測性和智能化。

這些解決辦法並不是互相獨立的,實際情況中,PM通常會根據具體的問題和需求,綜合應用以上方法,以確保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五、未來數位轉型的前景:
數據分析在保險商品產出流程中的應用,具有極大的潛在效益,這是因為數據分析可以提供豐富的市場洞察、深入的客戶理解和高效的風險評估。以下是為何數據分析是效益最大的方法的幾個原因:

1. 效率提升:
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優化內部流程,提高效率。通過分析申請和理賠的數據,保險公司可以發現常見的模式和趨勢,進而優化審核和理賠流程,減少人工審核時間,提高處理速度。

2. 數據化不同顧客:
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將顧客分為不同的群體,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行銷和產品設計。這種個性化的處理能夠提高顧客滿意度,也有可能增加交叉銷售的機會。

3. 精準預測顧客需求和喜好:
透過數據分析,保險公司可以分析顧客的歷史數據,包括保單購買記錄、理賠歷史等,並且利用機器學習算法預測顧客未來的需求和喜好。這樣的預測能力使得保險公司能夠提前調整產品組合,滿足顧客需求。

4. 風險評估優化:
數據分析可以提供更準確的風險評估,進而幫助保險公司設計更準確的保險產品。這種精準的風險評估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的損失,提高保險業務的盈利性。

5. 增加交叉銷售機會:
通過分析顧客的購買行為和偏好,保險公司可以識別出適合的交叉銷售產品。例如,當一位顧客購買汽車保險時,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推薦相關的旅遊保險或健康保險,增加顧客的保險需求,同時提高銷售業績。

6. 提升客戶忠誠度:
個性化的保險服務和產品設計可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透過數據分析,保險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戶,並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保險方案,使客戶更願意長期保持合作關係。

7. 提高效率和節省成本:
數據分析可以優化內部流程,提高效率,減少浪費。透過分析數據,保險公司可以優化營銷策略、改進理賠流程、提高客戶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整體經營效率。

結論:
臺灣保險業數位轉型面臨著法規限制、產品研發挑戰等多重困難,然而,透過數位技術的應用、客製化保險和法規改革,保險業仍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臺灣保險業將能夠提供更多元化、具有彈性的保險產品,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